俗話說,細節決定成敗,細節也暴露一個人的技術與能力。話說,做現鹵現撈,有一個細節就很容易暴露各位的經驗,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呢?那就是,用大火做現鹵現撈的人,肯定是一個新手,要么就是屢教不改。
做現鹵現撈時為什么不能用大火?
有人一看就開始忙著反駁我了:大火出香,小火定味,不用大火,怎么可能把香味給弄出來呢?這話說得沒毛病,但不是適合各種場合。我們都知道,鹵味的制作,一開始都是要用大火燒開,現鹵現撈原材料剛開始下鍋的時候,大家無一例外,都是這樣操作的。比如我們在熬魚湯時,一般也都會用大火,做出來的湯才能又濃又白。
這里大家要搞清楚,我們做現鹵現撈,重點在吃肉,而你做魚湯,更多的人關注的是湯色。所以 ,二者的目的不一樣,過程肯定也就不同了。如果你不分場合,做現鹵現撈也全程大火,那么可以肯定的是,你的現鹵現撈要么是口感很老很柴,要么就是煮得一團爛,根本撈不起來。
想要現鹵現撈好吃,大火燒開后,就需要多用小火。因為鮮味是來自于肉本身的蛋白質,特別是瘦肉,用小火不但能使肉香味定在鹵肉內部,還能比大火更快使肉成熟。
值得大家注意的是,做現鹵現撈鹵肉時,水并不是越多越好的。
大家請記住:肉太少水太多,肉不容易熟;水太多肉太少,肉味容易蹦出到水里面。正確的用量,是水差不多剛好沒過肉,不超過2cm——所以,你看,做現鹵現撈,每一步都是環環相扣的,水的量本身恰好的過程中,如果你大火猛催,很快水就跑完了,那鹵味也沒啥好吃的了。
另外,增加現鹵現撈香味的一個有效方式就是封油。可以保溫,也可以鎖味,還可以延緩現鹵現撈發黑變干的速度。但是大家也需要切記,封油并非越多越好,一般來說,建議不要超過2c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