鹵菜怎么做顏色好看?
鹵菜的色澤,主要有紅亮,原色和黃色,醬黑這4種。大家常說的顏色好看,一般是指紅亮。從專業術語上來說,這個是鹵菜的上色和保持色澤的問題。以前的鹵菜上色是放紅油,炒糖色。這個方法優點是全天然,完全,缺點是技術難大,糖色倒入鹵湯中,實際利用率并不高。
鹵出來的肉顏色很好,但是過幾個小時后就開始發黑,發干,這是什么情況?該如何解決呢?這種情況也有鹵水過濃的情況,其次是糖色沒有炒好,再者是鹵貨時鹵水上面一定要保持5公分左右的鹵油。再鹵肉出鍋時,肉可以吸收一部分油在鹵菜上,這樣子鹵肉保存的顏色更久,也更好看,發黑發干的時間也會延長。想要更長時間的不變色,不變干,就盡量避免與空氣少接觸,而時3小時左右刷一次油(鹵油)在鹵肉上面,讓鹵肉一直保持水份就不會變色發干了。
鹵料的配制
(1)、清洗處理。動物原料在宰殺處理后,必須將余毛污物清除干凈。腸肚應用精鹽、淀粉抓洗凈。舌、肚還應用沸水略燙,用刀刮去白膜。
(2)、初步刀工處理。肉改刀成250~1000克左右的塊;腸改刀成45~60厘米左右長的段;肝改刀成500~600克的塊;牛肚改刀成1000克左右的塊;其它內臟則不改刀。家禽及豆腐干等不需再改刀。
(3)、焯水處理。凡是需要鹵制的動物性原料,都應先進行焯水處理后,才能用于鹵制。否則,原料中的惡味、血污會混入鹵汁中,使鹵汁味劣,呈粥樣化,并極易發酵起泡而變質,難于保存。原料未經焯水處理而直接放入鹵鍋中制出來的菜肴,表面附有血沫,外觀不美,味道很差。焯水處理是將原料放入清水鍋中,焯至斷生時,撈出,用清水洗去污沫。如原料異味較大時,可在鍋中適當加入蔥結、姜塊、料酒等。
鹵菜配制鹵汁時應注意的事項
(1)、香料、食鹽、醬油的用量要適當:香料過多,成菜藥味大,色澤偏黑;香料太少,成菜香味不足。食鹽過多,成菜除口味“死咸”外,還會使成菜緊縮、干癟;食鹽太少,成菜鮮香味不突出。醬油太多,成品色黑難看;醬油太少,口味不夠鮮美。
(2)、原料的選用:黃鹵汁、白鹵汁不宜使用醬油或別的帶色的調味品,也不要使用容易褪色的香料。
(3)、鹵汁不宜事先熬煮,應現配制現使用,這樣既可避免調味品中的芳香氣味白白地揮發掉,還能節省燃料和時間。
怎樣才能讓鹵菜回鍋后顏色不變深
一、鹵湯的色不能黑,這是首要條件,如果你的湯色都是黑的,什么辦法都沒有用;
二、上色的色素盡量用糖色來上色,目前市場上的不論是化學色素還是天然色素,都沒有辦法做到防氧化;
三、適量用點亞硝酸鈉輔助色素定色,亞硝和色素的區別我相信行內的朋友都很清楚,但我在這還是再強調下,亞硝的用量千萬要嚴格按國家的比例來使用投放。
四、鹵產品時適量添加點抗氧化劑;
五、產品出鍋后要用濃紅油裹菜,這是最有效的一招,油裹菜能阻絕產品和空氣的直接接觸,使得產品不變色,要點是紅油一定要能濃,紅油的香,辣,味要和產品的香辣味是一致的,千萬不可用市場上的那種紅油,不能你的產品將會很難吃如果已經黑了可以適當的加水,然后加糖色,切忌放老抽,加紅曲米也可以,鹵東西時顏色就會由黑變紅,還有鹵好后的菜必須用保鮮膜封好,不能直接讓風吹干,否則制品也會發黑的。